0506柏林赫塔阵容 www.yfyuro.com.cn 主題:司法局做客“在線訪談”
時間:2019-11-29
嘉賓:葉新 汪忠芹 胡煜
樅陽縣統計局
(2017年4月14日)
2016年,全縣人民在縣委、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,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決策部署,攻堅克難,真抓實干,特別是面對持續加大的經濟下行壓力和歷史罕見的洪澇災害,仍然保持了全縣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,實現了“十三五”良好開局,為打造“四個樅陽”奠定了堅實基礎。
一、綜 合
初步核算,全年生產總值(GDP)[2]205.4億元,按可比價格計算,比上年增長7.8%。分產業看,第一產業[3]增加值34.8億元,增長2.8%;第二產業增加值102.4億元,增長8.2%;第三產業增加值68.2億元,增長9.8%。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17.5:54.9:27.6調整為16.9:49.9:33.2,其中工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為43.5%。人均GDP 21216元,比上年增加1042元。
全年城鎮實名制新增就業人數0.47萬人。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0.04萬人。
二、農 業
全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9.0億元,比上年增長2.6%;農林牧漁業增加值35.8億元,增長3.0%。全年糧食種植面積9.79萬公頃,其中稻谷種植面積8.55萬公頃。棉花種植面積0.54萬公頃。油料種植面積2.10萬公頃。蔬菜種植面積0.68萬公頃。
2016年主要農產品產量 |
|||
產品名稱 |
單 位 |
絕對值 |
比上年增長(%) |
糧食 |
萬噸 |
47.82 |
-5.20 |
油料 |
萬噸 |
4.24 |
-0.04 |
棉花 |
萬噸 |
1.01 |
-0.02 |
蔬菜及食用菌 |
萬噸 |
14.83 |
2.61 |
全年糧食總產量47.82萬噸,比上年下降5.20%。全年油料產量4.24萬噸,下降0.04%。棉花產量1.01萬噸,下降0.02%。蔬菜及食用菌產量14.83萬噸,增長2.61%。
全年肉類總產量4.36萬噸,比上年增長0.85%。禽蛋產量3.05萬噸,下降0.44%。水產品產量8.80萬噸,增長2.09%。
年末全縣農業機械總動力51.80萬千瓦,比上年增長4.2%。農用拖拉機1.78萬臺,增長3.3%;農用運輸車0.11萬輛,下降18.3%。全年化肥施用量(折純)3.76萬噸,下降1.1%。
三、工業和建筑業
年末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[4]215戶。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89.3億元,比上年增長8.7%,其中,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84.4億元,增長9.1%。工業經濟發展對全縣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50.3%,拉動GDP增長3.9個百分點。全縣戰略性新興產業完成總產值28.0億元,增長7.6%。
全縣規模以上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442.51,比上年上升5.54個百分點。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48.5億元,增長4.6%;實現利潤總額17.2億元,下降18.6%。
全年全社會建筑業完成增加值13.6億元,比上年增長5.1%。
四、固定資產投資
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[5]213.3億元,比上年增長11.1%。其中,工業投資92.2億元,下降5.5%。分產業看,第一產業投資5.2億元,下降19.0%;第二產業投資92.2億元,下降5.5%;第三產業投資115.8億元,增長31.8%。
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26.6億元,比上年增長6.6%。商品房銷售額11.9億元,增長125.8%。
五、國內貿易和對外經濟
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1.4億元,比上年增長12.5%。其中,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額14.1億元,增長24.3%。
全年進出口總額4049萬美元,比上年增長68.1%。其中,出口3411萬美元,增長92.5%;進口638萬美元,增長0.4%。
全年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3302萬美元,比上年增加3123萬美元。
六、交通和郵電
全年交通運輸、倉儲和郵政業實現增加值5.9億元,比上年增長3.7%。
全年旅客運輸量801.5萬人,貨物運輸量1459萬噸。旅客運輸周轉量40992萬人公里,貨物運輸周轉量321710萬噸公里。 全年港口貨物吞吐量2123萬噸。
年末全縣機動車擁有量[6]5.98萬輛,比上年增長15.7%。年末民用汽車擁有量[7]2.14萬輛,增長11.0%。年末民用轎車擁有量[8]1.90萬輛,增長17.0%。
全年郵電業務總量3.50億元,比上年增長1.36%。其中,郵政業務總量0.96億元;電信業務總量2.54億元。年末本地固定電話用戶4.91萬戶;移動電話用戶37.37萬戶;年末計算機互聯網用戶6.77萬戶。
七、財政和金融
全年財政收入12.55億元(含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84萬元),比上年增長10.1%。其中,稅收收入9.75億元,增長9.8%。地方財政收入8.35億元,增長8.7%。財政支出36.62億元,增長15.3%,其中民生支出32.35億元,增長15.6%,占財政總支出比重達88.3%。從重點支出項目看,社會保障與就業支出增長12.7%,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增長3.2%,城鄉社區支出增長82.9%,科學技術支出增長0.9%,教育支出增長5.1%。
年末全縣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為327.88億元,比上年增長14.2%。其中,住戶存款余額264.61億元,增長11.2%。年末全縣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余額為96.33億元,增長18.9%。
八、教育和科學技術
年末全縣有普通中學42所,當年招生1.28萬人,在校學生4.02萬人,畢業生1.44萬人;各類中等職業教育學校3所,當年招生數0.43萬人,在校生0.59萬人,畢業生0.14萬人;小學140所,當年招生0.48萬人,在校生3.60萬人,畢業生0.79萬人;幼兒園59所,在園兒童1.29萬人。
2016年全縣各級各類教育發展情況 |
|||
|
|
|
單位:萬人 |
指 標 |
招生數 |
在校生數 |
畢業生數 |
中等職業教育 |
0.43 |
0.59 |
0.14 |
普通高中 |
0.48 |
1.60 |
0.56 |
初中階段 |
0.80 |
2.42 |
0.88 |
小學 |
0.48 |
3.60 |
0.79 |
全年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5家,全縣擁有高新技術企業12家。全年專利申請量861件,專利授權量160件。其中,發明專利申請量575件,發明專利授權量49件。全年簽訂各類技術合同46項,技術合同成交額560萬元。
九、文化、衛生和體育
年末全縣有文化館1個,鄉鎮綜合文化站22個,公共圖書館1個,博物館(含民營博物館)2個,全國重點文物?;さノ?span>1處,省重點文物?;さノ?span>15處,廣播電臺1座,調頻轉播發射臺1座,電視轉播發射臺3座。年末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8.2%,年末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8.2%。全年出版報紙1種,總印數1.1萬份;期刊(雜志)1種,總印數2.3萬份。年末全縣共有各級檔案館2個,館藏檔案資料15.6萬卷(件、冊),庫館總建筑面積1777平方米。
年末全縣共有醫療機構(含診所、衛生室)309個,其中醫院7個(含5所民營醫院)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287個、專業公共衛生機構4個、其他衛生機構11個?;鬩攪莆郎怪?,鄉鎮衛生院21個、社區衛生服務中心(站)30個、村衛生室236個。專業公共衛生機構中,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、專科疾病防治院(所、站)1個、婦計中心1個、衛生監督所(中心)1個。全縣衛生技術人員2043人,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1354人,注冊護士1126人。鄉村醫生798人。全縣醫療衛生機構床位2688張,其中醫院、衛生院床位2478張。全縣全年醫療衛生機構診療人次101.40萬人次。
全年發展二級裁判員16人,三級裁判員20人,發展社會體育指導員111人。全縣有體育場館2個。全年共舉辦百人以上體育健身活動14次,參加體育健身活動總人數35萬人次。
十、人口、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
年末全縣戶籍人口 97.00萬人。其中,城鎮人口20.63萬人,鄉村人口76.37萬人。據衛計委統計,2016年,全縣全年人口出生率11.58‰,比上年上升1.61個千分點;死亡率4.11‰,上升0.11個千分點;全縣人口自然增長率7.47‰,上升1.50個千分點。
全年全縣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90元,比上年增長9.7%。全縣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9965元,增長2.3%。全體居民恩格爾系數[9]為35.6%,比上年下降0.9個百分點。
全年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071元,比上年增長7.4%。城鎮常住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14753元,增長3.0%。城鎮常住居民恩格爾系數為34.5%,比上年下降2.1個百分點。
全年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190元,比上年增長10.2%。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8200元,增長8.8%。農村常住居民恩格爾系數為33.7%,比上年下降2.8個百分點。
年末全縣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為3.85萬人;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人數為9.26萬人,其中城鎮職工參保人數為3.15萬人;參加工傷、生育、失業保險人數分別為2.26萬人、2.35萬人和1.89萬人。參加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人數52.46萬人。參加農村新型合作醫療的農民81.97萬人。
年末全縣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數為0.53萬人,享受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數為2.06萬人。年末全縣有農村五保供養服務機構23個,擁有床位3310張,供養人員348人。全年銷售社會福利彩票2236萬元。年末,全縣建立各類社區服務設施1582個,社區從業人員1653人。
注:[1]本公報數據為初步統計數。
[2]地區生產總值及各產業、行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,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。
[3]國家統計局對三次產業和行業實行相對分離的劃分標準,第一產業指農林牧漁業(不含農林牧漁服務業),第二產業指工業(不含開采輔助活動,金屬制品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)和建筑業,第三產業指除第一產業、第二產業以外的其他行業。
[4][5]2011年國家統計制度改革,規模以上工業統計范圍為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企業,固定資產投資統計范圍為計劃總投資500萬元及以上項目和房地產。
[6][7][8]機動車擁有量、民用汽車擁有量和民用轎車擁有量由縣公安局車輛管理所統計。
[9]恩格爾系數是指居民食品消費支出占全部消費性支出的比重。
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“樅陽縣人民政府” 是否繼續?